红色文化

雄安红色教育:一堂走在“未来之城”的红色思政课
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4-09 13:41:18
  • 点击:38

雄安新区,这座承载着“千年大计、国家大事”的未来之城,不仅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样板,更是一片浸润着革命精神的红色热土。在这里,历史与现代交织,传统与创新融合。近日,北京某大学师生走进雄安,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红色思政课”,在白洋淀的芦苇荡间、狼牙山的险峻峰峦中,探寻红色记忆,感悟新时代使命。

图片1.jpg

第一站:白洋淀——雁翎精神映照新时代

白洋淀,曾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的重要战场,也是《小兵张嘎》故事的发生地。师生们乘船穿行于碧波荡漾的芦苇荡中,聆听讲解员讲述“雁翎队”的传奇故事——这支由渔民组成的抗日武装,利用水乡地形神出鬼没,让日寇闻风丧胆。

在“白洋淀抗战纪念馆”,一张张老照片、一件件旧武器,无声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。带队教师感慨道:“雁翎队的智慧与勇气,正是今天雄安建设者攻坚克难的缩影。”同学们在讨论中纷纷表示,新时代的青年同样需要这种不畏艰难、敢于创新的精神。

第二站:狼牙山——五壮士精神永垂不朽

离开白洋淀,师生们来到保定易县的狼牙山。这里是“狼牙山五壮士”英勇跳崖的地方,被誉为“英雄山”。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,大家亲身体验当年八路军战士的战斗环境。

在五勇士纪念塔前,全体师生肃立默哀,重温入党誓词。一位学生动情地说:“站在这里,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‘宁死不屈’的民族气节。”带队教师结合党史,为同学们上了一堂“移动的思政课”,强调五壮士精神不仅是革命年代的信仰丰碑,更是新时代奋斗者的精神坐标。

第三站:雄安新区——红色基因赋能未来之城

回到雄安新区,师生们参观了市民服务中心、雄安规划馆,感受这座“未来之城”的智慧与绿色理念。在座谈交流中,雄安建设者分享了他们的故事——如何传承革命老区的奋斗精神,在荒地上建起一座现代化新城。

“雄安的建设,就像当年的革命,需要坚定的信念和脚踏实地的行动。”一位参与新区建设的工程师说道。同学们深受触动,认识到红色教育不仅是回顾历史,更是为了汲取力量,投身国家发展。

雄安红色教育让青春与时代同行

雄安红色教育基地承办的这堂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让高校学子深刻体会到:雄安不仅是科技创新的高地,更是红色精神的传承地。白洋淀的雁翎精神、狼牙山的英雄气概,与雄安的开拓进取一脉相承。

在新时代的征程上,红色教育不再是枯燥的理论,而是鲜活的实践。高校学子在雄安的红色研学中,既触摸了历史的温度,也看到了未来的方向。正如一位同学所说:“这趟旅程让我明白,青春的价值,在于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,像革命先辈一样,在奋斗中书写无悔人生。”(作者:雄安干部培训基地任老师)